
夏家大院 彝族老宅焕新生
正月十五,前往彝族赛装节举办地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观礼,在途经的中和镇小歇,走入百年老宅夏家大院乘一片清凉,听一段历史是很多访客的共同选择。
中和镇因地处永仁县北部,云南与四川的两省交界,是古代川滇古道的必经之路。古镇最初由夏氏族人夏匡周所建,百余年的家族兴盛带动了小镇的繁华。1930年前后,夏匡周的两个孙辈夏银和夏训从大理剑川聘请了木匠,在中和老街上建盖起了夏家大院这座南北两院环套的古朴建筑。

夏家大院 彝族老宅焕新生
在设计中,夏家大院融合了汉族的四合院、雕缕木门、格子花窗、山水壁画、青瓦盖顶,彝族的吊脚,白族的照壁、四合五天井、走马转角楼和西洋的圆顶、三角形门窗为一体,使得大院诞生之初便成为了彝族造园文化的精品之作。整座大院以中楼为轴,一分两院,方中见矩,两院一体,51间住房,77道木门,8道木楼梯。每梁必雕,每墙必画,诗清画明,古朴典雅,熠熠生辉,极具艺术和欣赏价值,它对于研究古建筑和豪门望族的奢华生活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。
新中国成立后,大院曾作为当地政府机关办公场所,现在则是中和镇的综合文化站。当地将建筑本身的美学与彝族特色文化相结合,通过面向大众开放展示的方式,守护住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夏家大院 彝族老宅焕新生
随着时代发展,旅游升级的要求,而今的夏家大院集合了革命传统教育展室、古凳展室、彝绣展室、文物展室、农耕文化展室、中国直苴彝族赛装节展室、彝族刺绣图片展室等几个展区,共展出各种展品2000余件,算是一个小型博物馆。
游客们跟随中和镇文化站工作人员,也是夏家大院义务讲解员的叶源,在少数民族的屋檐楼阁里通过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屏,琳琅满目的彝家生活古物件了解中和的前世今生,也让这个2014年被授予“全国乡镇一级文化站”的老宅子焕发了新生。

夏家大院 彝族老宅焕新生
叶源介绍,夏家大院在中和乡政府所在地,现代建筑群把他包围,显得有些鹤立鸡群,好山好水好地方,说明夏家当初选址就有不一样的眼光,今天仍然是热闹之地。
“传统教育展室收藏的毛主席像章、革命军功章、革命文艺宣传读本,古凳展室展示的中和地区老彝人使用的桌子和凳子,非遗展室中老彝人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是最吸引游客拍照的东西。我们在给参观者讲述大院历史和中和历史的同时,更是在向他们展现彝族文化,让故去的声音在新时代重生。”叶源说,现在不仅有更多游客前来参观,也会有很多专家学者到此考究彝族文化,夏家大院已经成为了解彝族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,在曾经滇川古道上,照见新的故事。
云报全媒体记者 吴沛钊 杨吉娟 李沛昀 吕瑾 殷洁 刘畅 刘宇丹
0 comments on “夏家大院 彝族老宅焕新生”